新闻动态
2020
05-13
小黑点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六届一次会员大会在北京召开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六届一次会员大会指出—— 继往开来砥砺奋进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努力奋斗 2020年1月11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六届一次会员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何文波主持。工信部原材料司巡视员吕桂新,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19年轮值会长、太钢集团董事长高祥明,中国宝武集团董事长陈德荣,鞍钢集团董事长谭成旭,沙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彬,华菱集团董事长曹志强,山东钢铁集团董事长
查看详情
2021
03-04
小黑点

何文波委员谈碳减排、控产量等当前钢铁行业热点问题

牢记使命 勇于担当     以崭新的面貌面向未来    ——何文波委员谈当前钢铁行业热点问题    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钢铁行业历经重重考验,双线作战,以坚毅和担当在抗击疫情、经济发展上均取得了亮眼成绩,发挥了国民经济“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一年内两次走进钢铁企业,给了全钢铁行业莫大鼓舞。展望未来,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即将宣布第一个百年目标实现、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奋进之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钢铁行业如何实现更大的跨越,使我国由钢铁大国迈向钢铁强国?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召开前夕,我们就钢铁行业未来发展以及当下行业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问题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 《中国冶金报》记者:去年全国两会上,您递交了关于将钢铁行业移出“两高一资”行业的提案,在行业内外均引起极大反响。据悉,2020年国家统计局已经做出调整,不再将钢铁行业列入“两高一资”统计之列。这一调整将对钢铁行业带来哪些影响?能否谈谈您的看法?   何文波:首先,我对国家统计局做出这一调整表示充分认可。摘掉“两高一资”的帽子可以说全钢铁行业期盼已久。   去年两会,我递交了《关于将钢铁行业移出“两高一资”目录》的提案,经媒体报道后,在行业内引起强烈反响。这一提案正是顺应钢铁行业发展实事求是地提出来的。15年来,囿于“两高一资”这顶帽子,钢铁企业在出口退税、环保、财政、贷款政策等方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些不合理的政策甚至影响了钢铁企业的正常发展。   其次,钢铁行业作为制造业产业链上重要的基础材料支撑产业,理应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正如我之前所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各类企业是平等发展的市场主体,是宏观经济的细胞。企业之间只有分属行业/产业的不同,没有“身份”的差异;行业/产业之间只有工艺特征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从国家整体角度看,行业/产业之间有机衔接方能构成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进而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是国家大安全观的重要内涵。   特别是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钢铁行业表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用实际行动证明了钢铁业有定力、有能力、有实力成为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稳定器”和“压舱石”。因此,钢铁企业理应受到公平合理的对待。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落实”。钢铁行业被移出“两高一资”产业目录后,各地有关部门应加快摒除针对钢铁行业的歧视性、不合理政策,如针对钢铁企业的融资贷款限制、不合理的差别电价,落实本该享受的优惠财政政策、税费政策,包括增值税退税、出口退税等。与此同时,相关媒体也要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和相关部门知晓钢铁行业已经不再属于“两高一资”行业,相关钢铁产品也不再被列入“两高一资”目录。      《中国冶金报》记者: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又是总结“十三五”成就和经验,为“十四五”开局谋篇的关键一年。您认为钢铁行业应该如何深刻把握这一机遇?“十四五”期间钢铁行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是哪些?   何文波: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考察山西太钢、宝武马钢,一年内两次走进钢铁企业,充分体现出党中央对钢铁行业作为实体经济和制造业代表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钢铁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作为钢铁行业的一分子,我备受鼓舞,同时深感使命重大。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亦是即将宣布第一个百年目标实现、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奋进之年。“十四五”将是我国钢铁工业实现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深刻把握这一历史机遇,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首先,我们要深刻总结“十三五”期间钢铁行业的成就和经验。“十三五”这5年,钢铁行业可以用“壮士断腕”“爬山过坎”来形容。5年来,钢铁行业成功迈过了历史低谷,通过大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取得显著成效,困扰钢铁行业多年的毒瘤“地条钢”被彻底出清。同时,我们还诞生了世界最大钢铁企业“亿吨宝武”,“一带一路”上的“时代楷模”河钢塞钢管理团队,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典型企业中信泰富特钢集团,等等。到2020年底,我国粗钢产量、表观消费量突破10亿吨,全国约229家钢企6.2亿吨粗钢产能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绿色转型、智能制造、国际合作取得积极进展,有效支撑了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可以说,“十三五”期间钢铁行业打赢了几场漂亮的“翻身仗”,经历了深度调整,也积累了一批可复制的行业治理和发展经验,这些为“十四五”期间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我们要把握好“十四五”钢铁行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做到有的放矢。进入“十四五”时期,我国钢铁工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仍然存在产能过剩压力、产业安全缺乏保障、生态环境制约、产业集中度偏低等问题。因此,从实际出发,钢铁行业未来一段时期要聚焦全面提升产业基础和产业链水平这一根本任务,坚持绿色发展和智能制造两大发展主题,着重解决行业三大痛点,控产能扩张、促产业集中、保资源安全,持续推进中国钢铁国际化进程。      中国钢铁正在实施世界钢铁发展史上最大规模的产能更新计划。在这一更新计划中,我们看到了钢铁“梦工厂”,看到了钢铁“未来的模样”,相信我国钢铁工业一定会有一个巨大的飞跃,以崭新的面貌面向社会、面向未来。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把钢铁事业发展好,为早日建成钢铁强国不懈努力。      《中国冶金报》记者: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时强调:“要围绕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深化改革,完善党对科技工作领导的体制机制,推动科技创新力量布局、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协同化,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决破除影响和制约科技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攻克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有效突破产业瓶颈,牢牢把握创新发展主动权。”能否结合钢铁行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和未来,谈谈您就这一表述的认识?   何文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上述每句话都直指我国当前科技创新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就钢铁行业来说,我比较关注的是钢铁产业链协同创新的问题。钢铁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复杂,涉及多个行业领域,如果能把全产业链协同创新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将形成推动行业科技创新的“催化剂”,发生“链式反应”,相信这对于行业加快攻克“卡脖子”技术有极大的推动效应。   去年8月份,我们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召开先进技术装备创新推进会,形成了“富拉尔基共识”,旨在推动钢铁行业与上游装备行业的协同创新合作;9月份,我到访北京科技大学,也专门强调了科研院校和产业之间的协同创新作用,也就是高校要成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   当前,钢铁行业产业链协同创新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一些制约产业链协同创新的壁垒尚待打破。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部分下游用户对国产钢铁材料存在一定偏见,不会用、不愿试、不敢用;二是钢铁企业对科研院所的科研新成果缺乏信心,包容度较低;三是部分领域产、学、研、用协同成果的利益分配机制亟待优化。   因此,要将创新生态圈建设作为产业链协同创新的切入点。我曾说过,产业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应放在整合各类创新资源,以“育主体、建模式、造环境”为重点,逐步建成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和创新要素高效配置的创新生态圈。   一是要培育和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目前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不高,创新资源分散,研发整体能力偏弱。一方面,专业化企业或大型钢铁企业要在创新中发挥主体作用,加强科技创新投入,加强企业间、上下游用户间、科研院所间的协同创新,形成合力,为产业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要通过兼并重组、资本运作等方式提升创新资源集中度,逐步解决创新载体分散,资金、设备、人才等创新资源重复配置问题。   二是要构建协同创新模式。从创新资源调配的角度看,创新生态圈要着力突破单个资源能力限制,推动创新从“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转变。特别是要利用智能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集中创新资源,高效、有序提升重点钢材产品和产业关键技术的供给和支撑能力。      《中国冶金报》记者:“碳达峰”和“碳中和”是钢铁行业当前极为关注的问题。不少钢铁企业认为未来几年碳减排压力会极大。您认为钢铁企业、行业协会和政府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何文波:需要首先指出的是,钢铁行业碳排放占比超过15%,是我国碳排放较大的行业之一。我国力争在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约束,是包括钢铁行业在内的碳排放主体绕不开的挑战,必须马上付诸行动。全行业务必高度重视,协同发力,全力推进低碳绿色发展,为国家总体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做出积极贡献,履行好我们必须履行的责任。   钢铁行业的工艺特点决定了我们碳减排的主要途径是减少化石能源消耗。近20年来,钢铁行业在经历了生产设备大型化、能源利用高效化、污染物排放减量化等措施的推动后,在碳减排方面已经取得很大进步,但鉴于行业生产的本质特性,更大幅度的碳减排面临一些瓶颈。因此,我们需要寻求更为有效的变革性甚至革命性的技术路径,并且做好围绕低碳开展新一轮企业组织模式改革的准备。   从行业高度来看,首先,要推动低碳冶金技术的研发。目前,低碳冶金技术的研发已经成为世界钢铁工业公认的技术发展方向之一。日本、欧盟在低碳冶金方面起步较早,正在进行规模化试验。我国不少企业已在低碳冶金技术研发上有了积极进展,下一步要加强顶层设计、建立良好的资源配置机制和持续有效投入,在技术源头上支撑行业创新发展。在这方面,钢铁协会可以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比如组织低碳创新基金、集中行业优势资源进行技术研发、促进低碳技术产业化发展,同时组织研究我国钢铁工业低碳技术发展路线,建立标准体系,确保加快相关成果产业化落地。   其次,要大力推动铁素资源的循环利用。废钢利用是铁素资源循环利用的关键。废钢是钢铁冶炼的两大铁素原料之一,是唯一可以替代铁矿石的炼钢原料,跟铁矿石相比又具有绿色、载能的特点,使用废钢可以大幅降低碳排放强度。就目前来说,我国废钢资源利用比例较低。这一方面与我国当前的废钢资源积蓄量相关,另一方面与我国废钢资源回收体系有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生产了140多亿吨钢,有一半是近15年内生产的,当前可回收利用的废钢资源比例并不高。电炉短流程炼钢就是主要以废钢为原料,能耗仅为长流程的一半左右,因此要有序发展短流程炼钢。当然,在推动短流程炼钢过程中要注意产业结构和产能布局,避免一拥而上,造成电炉产能结构性过剩的局面。   最后,在钢铁生产工艺流程中,也要注意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同时还要通过加强跨行业的合作来推动节能减排。   当然,在推动碳减排方面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钢铁低碳排放方面要想快速出现突破性的技术是很难的,我们既要加大投入,也要保持耐心。尤其是在制订碳减排目标时,不建议好高骛远、层层加码,要实事求是、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要在认真分析、充分论证的前提下,积极理性地提出适合当前发展阶段且有一定挑战性的目标。   第二,对于钢铁企业来说,“十四五”期间实际上面临超低排放和碳减排双重任务,二者协同推进,可以说挑战巨大。一方面,钢铁企业要牢记我们的使命,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材料保障,持续提升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要勇于担当、积极响应、率先努力,推动各项工作贯彻落实和协调发展。具体来说,企业首先要摸清自己的碳排放“家底”,制订好符合企业实际的低碳减排路线图;其次要积极关注和应用最新的低碳减排技术,鼓励有能力、有基础的钢铁企业与产业链优势行业企业联合开展攻关,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应用;最后还要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积极参与碳排放市场交易。      《中国冶金报》记者: 2020年第四季度以来,进口铁矿石价格不断创下近年来新高,给钢铁行业生产经营带来巨大压力,引发国内舆论高度关注。您认为,在当前背景下,
查看详情
2018
11-30
小黑点

不确定性引发明年钢市宽幅震荡

2019年中国钢材市场存在五大不确定因素,由此影响钢材市场预期,扩大多空双方分歧,产生价格行情宽幅震荡。 一是铁腕环保能否坚持?环保限产,直接影响到钢铁产量与供求关系,对于行情影响立竿见影。从今年四季度情况来看,环保限产受到其它因素掣肘。2019年环保限产情况如何?将是一个很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因此也会成为市场炒作的反复题材。 二是钢铁产量增产势头如何?2018年中国粗钢产量继续大幅增长,11月份粗
查看详情
2018
11-15
小黑点

我国钢铁行业现状

钢铁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96年以来,钢产量已经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2008年产量高达5.02亿吨,约占全球总量的37.8%,与排名第二至第九位的八国总产量相当。虽然产量较高,但昆明钢铁认为其中也存在许多问题。 一、我国钢铁行业存在的问题 (1).企业行业集中度低,生产专业化程度低,尚不能达到规模经济。由于我国钢铁企业的集中度和专业化工程度低,以及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等原因,导致我国钢铁产品生产率专业化程度低。目前,我国钢铁企业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钢铁产品生产专业化程度低。目前,国内钢铁联合企业大都是"万能型"工厂,专业分工不明确,产品生产专业化程度低。然而,钢铁产业的产业集中度是关系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提高产业集中度是跟我国钢铁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2).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由于房地产热的带动,我国钢铁业发展现状国内钢材价格飞涨,受利益驱使,导致国内钢铁生产出现结构性过剩,钢铁企业普遍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竞争十分激励。目前,国内中小型材丶低档次产品的生存能力处于相对过剩状态,而高附加智产品的自给率较低,大部分依赖进口,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开放,国内钢材面临进口钢材的冲击增大。 (3).中国钢铁企业平均技术装备水平过低,结构不合理,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任务十分艰巨。 (4).钢材产品结构性失衡矛盾突出。就我国的钢铁产品结构而言,一方面,国内钢铁企业的主导产品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另一方面,高附加值和高技术难度的品种有的国内不能生产,有的虽然能生产能力严重不够,产品供不应求,国家每年需要大量进口。 阻碍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提升的重要因素。以上这些都是我国钢铁业发展现状。  儿、我国钢铁企业未来的发展和改革方向 (1).整合重组提高企业集中度,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钢铁集团企业,国外钢铁产业集中度很高,在钢铁生产技术和高端钢材方面处于有利地位,其盈利能力高于国内钢铁企业,因此,提高产业集中度势在必行,先做大在做强是钢铁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2).淘汰小型钢铁生产企业,并购一些大型企业,建立钢铁基地。 (3).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4).提高钢材产品销售服务水平。 应以“合理布局、严控风险、创新服务”为指导原则,重点关注钢铁企业兼并重组、债转股项目以及优势龙头企业、特种钢材生产区域的信贷需求,严格控制行业资产质量,寻求新的业务发展空间。一是完善风险预警机制,提高风险识别能力;二是建立严格的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三是围绕盘活资产,抓住机遇,适时、适度发展业务。应持续关注钢价波动的相关影响因素:一是受环保政策收紧影响;二是受宏观经济下行、需求增速放缓影响;三是受原材料价格变动影响;四是受国际贸易摩擦影响。  二丶我国钢铁业发展现状分析 (1).从经济规模分析,国的钢铁行业,近年发展迅速,几家国有钢铁公司规模壮大,同时许多种小企业蓬勃发展,面对钢铁行业的发展和产量的迅速提高,可见,目前我国钢铁行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并不明显,甚至规模不经济,因此,我国港铁行业的生产组织方式改革已经启动,且势在必行。 (2).从市场容量方面分析,由于我国目前仍然是工业化国家,我国的工业在迅速发展,包括汽车等金属行业也在腾飞。同时港铁行业门槛较低,利润回报率大,所以导致许多中小企业的加入。但是由于核心技术问题,中小企业没有高新技术,所以钢铁的质量较差,同时中小企业的加入使得钢铁行业的集中度降低。 (3).从产品差异化分析,由于我国钢铁的统一生产标准规定和行业自身特点,使得我国大部分企业所产钢的质量差别小,无法形成自身的独特优势,以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因此,产品差异化也是一个二丶我国钢铁业发展现状分析 (1).从经济规模分析,国的钢铁行业,近年发展迅速,几家国有钢铁公司规模壮大,同时许多种小企业蓬勃发展,面对钢铁行业的发展和产量的迅速提高,可见,目前我国钢铁行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并不明显,甚至规模不经济,因此,我国港铁行业的生产组织方式改革已经启动,且势在必行。 (2).从市场容量方面分析,由于我国目前仍然是工业化国家,我国的工业在迅速发展,包括汽车等金属行业也在腾飞。同时港铁行业门槛较低,利润回报率大,所以导致许多中小企业的加入。但是由于核心技术问题,中小企业没有高新技术,所以钢铁的质量较差,同时中小企业的加入使得钢铁行业的集中度降低。 (3).从产品差异化分析,由于我国钢铁的统一生产标准规定和行业自身特点,使得我国大部分企业所产钢的质量差别小,无法形成自身的独特优势,以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因此,产品差异化也是一个二丶我国钢铁业发展现状分析 (1).从经济规模分析,国的钢铁行业,近年发展迅速,几家国有钢铁公司规模壮大,同时许多种小企业蓬勃发展,面对钢铁行业的发展和产量的迅速提高,可见,目前我国钢铁行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并不明显,甚至规模不经济,因此,我国港铁行业的生产组织方式改革已经启动,且势在必行。 (2).从市场容量方面分析,由于我国目前仍然是工业化国家,我国的工业在迅速发展,包括汽车等金属行业也在腾飞。同时港铁行业门槛较低,利润回报率大,所以导致许多中小企业的加入。但是由于核心技术问题,中小企业没有高新技术,所以钢铁的质量较差,同时中小企业的加入使得钢铁行业的集中度降低。 (3).从产品差异化分析,由于我国钢铁的统一生产标准规定和行业自身特点,使得我国大部分企业所产钢的质量差别小,无法形成自身的独特优势,以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因此,产品差异化也是一个
查看详情
2018
10-27
小黑点

21省三季报:广东GDP突破7万亿 天津增速垫底

截至10月24日,全国已有21省份交出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成绩单。据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统计,已公布数据的省份中,除广西未公布GDP总量数据以外,20省份中11省份前三季度GDP总量突破2万亿元。
查看详情
2018
09-14
小黑点

9月钢铁市场价格走势预测?

7-8月份钢价在传统消费淡季一路上涨,主要得益环保政策持续高压,截至本月末,社会和钢厂库存依然处于低位。9月份传统消费旺季到来,环保督查进一步高压,积极财政政策叠加基建投资增速,市场供需紧平衡将继续显现。
查看详情
上一页
1
2
...
5

Copyright @ 2020 yunnan jiehang.All rights reserved. 云南捷航商贸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中企动力    昆明    |  滇ICP备17008071号